近期,外媒報道蘋果COO傑夫·威廉姆斯和負責汽車項目的副總裁凱文·林奇已經向員工宣布,蘋果汽車項目將開始收尾,汽車團隊的大部分員工將被調到約翰·賈南德拉領導的AI部門。
資料顯示,蘋果於(yu) 2014年啟動Titan(泰坦)造車計劃,不過期間造車方案多次停擺,並於(yu) 今年正式結束造車業(ye) 務。
對於(yu) 蘋果的這一決(jue) 定,國內(nei) 多位業(ye) 界人士代表發表了自己的觀點。
其中,理想汽車CEO李想近期在公開平台表示,蘋果放棄造車,選擇聚焦人工智能是絕對正確的戰略選擇,時間點也合適。
第一,做成了toC的人工智能,蘋果會(hui) 成為(wei) 一家10萬(wan) 億(yi) 美金的企業(ye) ;人工智能輸了,蘋果會(hui) 成為(wei) 一家1萬(wan) 億(yi) 美金的企業(ye) 。人工智能會(hui) 成為(wei) 所有設備、服務、應用、交易的最頂層入口,蘋果的必爭(zheng) 之戰。
第二、做成了汽車,大獲成功,蘋果會(hui) 增加2萬(wan) 億(yi) 美金的市值,但是汽車大獲成功的必要條件仍然是人工智能。汽車的電動化是上半場,人工智能才是決(jue) 賽。
手機延展的人工智能是比特,汽車的人工智能是原子,人工智能橫跨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。
最後,李想表示,人工智能成功的三個(ge) 必要條件包括人才、數據、算力。